分析问答题
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相机抉择财政思想的区别是什么?
2.试说明财政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的关系。
3.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
4.简述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并说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它。
5.试述西方国家在实行财政政策时主要采取的手段。
6.简述赤字是如何被中央银行货币化的?
答案:
1.财政思想指的是保持财政支出与收入的平衡,使财政不存在盈余,也不存在赤字。如年平衡预算,它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选择增加支出、减税等政策来消除增加的盈余,在经济济萧条时期,则通过增税和减少支出来消除赤字。很明显,这种政策会加剧经济的波动。相机抉择则是一种积极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而不是单单追求财政的平衡。如在经济过度繁荣,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增税和减少支出的办法来抑制经济的增长;当出现大量失业时,政府会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平衡预算思想和相机抉择思想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的平衡,而后者则强调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
2.财政效果是指税收或政府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这种扩张性政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利率的变化,如果利率对政府扩张政策的反应较大,也就是说,利率会有较大的提高,则财政政策的作用就会小很多,甚至失效。而对利率的影响可以从LM曲线的斜率r反映出来,r越小,LM越陡,则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带来利率的较大提高,从而削弱政策的效果。另外。财政政策的效果还指利率的提高会造成多人的“挤出效应”。如果投资对利率的变化很敏感,“挤出效应”就较大,从而财政政策的作用就合减弱。这种敏感程度可用投资的利率系数d来表示。d的大小可以通过IS 曲线的斜率表现出来。d较大,Is曲线较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小,反之则较大。
3. 结合图形分析,当LM曲线垂直时,财政政策的变化引起IS曲线移动,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完全被挤占!
4.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即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投资。所以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部分,甚全可能完全不起作用。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允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公0—1之间。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
5.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支出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采取的不同干预手段:变动政府支出、变动转移支付水平和调整税率等。
6.(结合图形)在政府发行债券的同时,中央银行同时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了同样数量的债券,这样财政政策增加的货币需求并没有提高利率,因为这一部分增加的货币需求恰好被中央银行提供的货币增量所满足。中央银行不同于商业银行,它购买债券后,会在二级市场上增加货币供应量。而是增加的货币供给量等于政府发行债券所弥补的财政赤字。出就是说,货币政策被货币化了。出于政府赤字没有提高利率,所以当财政政策被货币化后,就不会出现“挤出”效应。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