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揭示剩余价值规律 B.揭示经济规律 C.揭示价值规律 D.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水果店给苹果标价每斤 2 元 B.顾客用 10 元现金购买了 5 斤苹果 C.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 元的价格预定 5 斤苹果 D.顾客购买 5 斤苹果,一周后付款 10元 3.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应该理解为 A.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B.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C.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D.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5.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是 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 2元,工作日为 8 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 4 元,而其他情况不变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A.由 50%变为 100% B.由 50%变为 200% C.由 100%变为 300% D.由 100%变为 400% 6.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A.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B.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C.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D.组织股份公司 7.假设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第 I 部类的生产情况是 I 4000c+1000v+1000m=6000, 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实现,那么在下列第Ⅱ部类的生产情况中符合要求的应该是 A.Ⅱ1500c+500v+500m=2500 B.Ⅱ1000c+500v+500m=2000 C.Ⅱ2000c+500v+500m=3000 D.Ⅱ2500c+750v+750m=4000 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9.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 A.设备 B.原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10.生产价格是 A.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 B.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C.所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D.所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和 11.加速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是 A.成本和价格 B.价格和竞争 C.竞争和信用 D.成本和利润 12.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 价格总额为 24 万亿元,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 6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 总额增长 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A.2.4亿元 B.6.6 亿元 C.4 亿元 D.26.4 亿元 13.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是 A.国家资本主义 B.自然垄断 C.混合经济 D.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成分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位经 济学家是 A.卡尔*马克思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约翰*穆勒 16.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该商品的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17.在某一时期内手机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A.手机的价格下降 B.消费者对手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 D.消费者对手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18.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6元下降到5元,相应地需求量从50增加到80,则该商 品在这一区间的需求为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完全弹性 19.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 者的总收益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不断减少 D.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20.已知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80%,而同期消费者的收入却增加了 40%,则该商 品很可能是 A.必需品 B.奢侈品 C.一般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