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而这六项会计要素仍显得过于粗略,难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我们必须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重要)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科目之间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例题·单选题】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 )和明细分类科目。 A.二级明细科目 B.总分类科目 C.三级明细科目 D.特殊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B 【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科目就是二级科目。(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会计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或多级明细科目。 (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企业账户设置越细越好。 ( ) 『正确答案』×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因此,会计科目在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例题·多选题】下列原则中,属于会计科目设置原则的有( )。 A.合法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谨慎原则 『正确答案』AB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本企业特有的会计科目。这种做法符合会计科目设置的( )。 A.合法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正确答案』C 【例题·判断题】目前企业的总分类账户一般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有关会计制度设置。( ) 『正确答案』√ 【补充】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 【例题·单选题】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 A.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不同 B.记录资产和负债的结果不同 C.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D.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正确答案』D (二)常用会计科目 教材P26中的表2—2,一共是五大类,是按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的分类,我们将在第十章做具体运用的讲解。 【例题·单选题】下列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的有( )。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其他业务成本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B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