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方法,就是指在会计科目中记录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具体手段及方式。 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交易与事项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两种。 【补充】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手续简单,但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不能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工作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适用于单一的经济个体家庭。现这种方法已经被淘汰,不需要掌握。 本教材介绍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全部经济交易与事项均进行完整且相互联系的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例题·判断题】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考查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复式记账法是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是由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是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去的,账簿是有具体化的格式的,我们先看张图片: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是,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应该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式,也是计算其期末余额的公式: 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如图所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同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式,也是计算其期末余额的公式: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成本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损益类会计科目包括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收入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费用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 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相反,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类似。 (1)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收入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费用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以及账户余额的方向,可以归纳成以下表格(表中均为一般情况)。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所谓记账规则,就是指记录经济交易或事项时所应遵循的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当发生经济交易或事项时,企业必须按照相同的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多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会计科目的贷方,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必须相等。 为了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现仍以前述【例3一l】至【例3—4】四类经济交易或事项为例,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例3—1】甲企业于20××年1月2日获得所有者A追加投入资本100 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0 【例3—2】甲企业于20××年1月12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 000元。 借:现金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例3—3】甲企业于20××年1月15日开出支票动用银行存款18 000元,偿还前欠货款。 借:应付账款18000 贷:银行存款18000 【例3—4】甲企业申请,银行于20××年1月18日同意将甲企业短期借款30 000元展期两年,变更为长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30000 贷:长期借款30000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会计科目之间形成的一定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也称作应借、应贷关系。 2.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在经济交易或事项登记入账前, 第一,分析经济交易或事项涉及的会计科目; 第二,确定涉及哪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三,确定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记借方,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记贷方; 第四,确定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编制会计分录的格式,一般是先借后贷、上借下贷或左借右贷。一般“贷”字应对齐借方会计科目的第一个字,金额也要错开写。 【例题】收到蓝天公司偿还货款1000元,款项已收妥并存入银行。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在我国,会计分录习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进行。 会计分录分类: 根据会计科目对应关系的不同情况,会计分录可以划分为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两种类型。简单分录指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至少三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中三种对应关系可称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 【例题】企业购入原材料1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6 000元,另4 000元货款暂欠。此笔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有三个: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作的会计分录为“一借两贷”的复合分录: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10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应付账款 4 000 应注意的是,“多借多贷”复合分录的对应关系应从总体上实现借方和贷方的金额相等。一般只能是在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客观存在复杂关系时,才需要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交易或事项合并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本章节重点: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借贷记账法 【例题·多选题】下列账户内部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 B.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 C.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 D.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 『正确答案』AD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能够引起资产增加的是( )。 A.提取盈余公积 B.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C.企业经销商品,货款未收 D.支付职工的工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应收账款增加,库存商品减少,但因为企业的售价往往会超过库存商品的成本,因此C是正确的。选项A导致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经批准将已发行的债券转为实收资本,该项业务会导致(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B.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C.收入减少、资产增加 D.费用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企业的债券转为实收资本,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题·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月末余额等于(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D.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 A.借贷平衡 B.有借必有贷 C.复式记账法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D 【例题·单选题】会计分录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应记账户的名称 B.应记账户的方向 C.应记账户的金额 D.应记入账的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会计分录包括账户方向(借贷)、账户名称、账户金额。 【例题·多选题】借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的账户有(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正确答案』BC 【例题·多选题】一般来说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A.账户的名称 B.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 C.摘要和凭证的编号 D.增加、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判断题】借贷记账法即是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又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借贷记账法中的“借”、 “贷”分别表示债权和债务。(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一般而言,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收入(利润)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但性质不同。( )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 『正确答案』√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种方法) 1.试算平衡的含义 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3)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上述三方面的平衡关系,可以用来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正确性。如果三方面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是正确的。通常把这种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工作方法称为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定义: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记录的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2.试算平衡的分类 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与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判断一定时期内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即根据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用公式表示为: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根据【例3一1】至【例3—4】,编制的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如表3—2所示。 表3—2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年 月 单位:元
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公式分别为: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务中,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完成的。 假设甲企业20××年1月1日所有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如表3—3期初余额栏中所列,1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例3—1】至【例3—4】所列,则进行试算平衡编制的试算平衡表如表3—3所示。 试算平衡表 年 月 单位:元
(1)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重复记录 (2)借贷方同时漏记 (3)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被颠倒 (4)用错会计科目名称 【例题·单选题】在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采用的方式是编制( )。 A.余额表 B.发生额平衡表 C.资产负债表 D.试算平衡表 『正确答案』D 【例题·判断题】只要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栏的平衡关系,就说明账户记录正确。(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试算平衡表有它的局限性,一些情况试算平衡表是无法发现的。例如:(1)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重复记录;(2)借贷方同时漏记;(3)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被颠倒;(4)用错会计科目名称 【例题·单选题】下列错误事项能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 A.某项经济业务未入账 B.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D.应借应贷账户中金额不等 『正确答案』D 【例题·判断题】会计期末进行试算平衡时,如果试算平衡了,就可以说明账户记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有几种试算平衡是查不出来的,比如颠倒方向、漏记、重记相同金额,记错方向且金额相等。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方法。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要求做到: 1.(依据相同)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 2.(方向相同)借贷方向相同。即将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账科目,记账方向必须相同。 3.(期间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即对每项经济业务在记入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过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全部予以登记。(并不是必须同一天平行登记) 4.(金额相等)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这里包含以下含义:总分类科目本期发生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本期发生额的合计相等;总分类科目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相等。 平行登记作用:利用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核对双方记录,来检查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例题·多选题】运用平行登记法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时,必须做到( )。 A.详简程度相同 B.记账方向相同 C.记账金额相等 D.记账期间相同 『正确答案』BCD 【例题·多选题】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 )。 A.会计凭证相同 B.借贷方向相同 C.会计期间相同 D.金额相同 『正确答案』ABC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