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信息 2013年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金融资料 简答题 • 对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我国经济学界与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的争论焦点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 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区别是什么? • 按照促退论的观点,适度的或低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取决于什么条件? • 为什么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 在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使用宽松的财政政策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 、对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我国经济学界与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的争论焦点具体表现: ① 通货膨胀是否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 ② 是否凡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都可称为通货膨胀? ③ 通货膨胀是否一定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2 、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主要区别是: ① 生活费用指数的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所有的应纳税赋。 ② 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选择时,生活费用指数只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活必需品,而消费物价指数则尽可能地涵盖全部种类的消费品。 3 、按照促退论的观点,适度或低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只能存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并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二是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小于实际通货膨胀,即使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也是十分短暂的。 4 、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因为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源。所谓“通货膨胀税” ,是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5 、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方法。减税涉及到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在采用减税手段时应注意:( 1 )税收杠杆在本国是否灵敏?( 2 )减税政策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必要一刀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能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运用财政支出手段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直接透支,二是发行国债。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发行国债。当然国债的发行也应有一定的限度。运用财政支出的手段还应警惕“挤出效应”。因此,在对付通货紧缩时,通常都会将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