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网提供 农村信社招聘考试法律复习资料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现地方规章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应当选择哪种做法?(B) A.由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送请上级人民法院裁决 B.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C.由受理该案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送请同级权利机关裁决 D.由受理该案法院的同级权利机关解释或者作出裁决 2.立法原则具有(A)。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连续性 D.稳定性 3.在我国全国人大审议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过(C)通过。 A.全体 B.3/4 C.半数 D.2/3 4.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C)。 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 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绝对精神的体现 5.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B)。 A.自通过之日起具有了法律效力 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 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 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产生法律效力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B)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A)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9.(A)是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和法律意识水平。 A.守法的主观条件 B.守法的客观条件 C.守法的要素 D.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10.(B)是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 A.守法的主观条件 B.守法的客观条件 C.守法的要素 D.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