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招聘网!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招聘网
热烈祝贺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网正式上线!
当前位置: 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网 > 安徽农金 > 正文

安徽九华农商行探索发展绿色信贷纪实

时间:2014-05-26 16:57来源:未知 点击:
自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推出绿色信贷政策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发展绿色信贷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作为池州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一员,池州九华农商行也在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信贷,自觉传播绿色理念,努力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池州市发展绿色经济基本现状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近年来,当地政府以“九华、长江、生态”为品牌,着力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现有125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4个县区中有3个建成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2个建成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县。现已评定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新增3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2012年池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700万人次,旅游收入270亿元。
近年来,池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等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并举办了二届绿色运动会。在池州生态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池州九华农商行在当地银监部门的信贷指导下,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以当地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大对绿色环保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九华农商行发展绿色信贷实践
九华农商行积极探索绿色信贷支持池州经济发展战略,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加绿色信贷资金供给,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服务水平。
1.强化绿色理念,发展绿色金融。该行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及时调整了授信政策,积极围绕池州市打造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三区”建设,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绿色产业,以扶持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杜绝发放“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优先支持国家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或重点项目,支持企业节能环保升级改造,对高风险行业和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做好信贷压缩、退出和资产保全工作。截至7月末,九华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63.07亿元,较年初增加6.73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19.72亿元,占比31.27%。
2.创新服务方式,扶持绿色产业。九华农商行将环境问题作为企业信贷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确定了绿色信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要点和操作流程,探索健全绿色信贷运行模式。一是在政策支持上,该行组织开展“行长进园区”、“金融服务进园区”等活动,采取“行长现场办公”的形式,深入绿色企业调研,及时跟踪服务,深度对接园区新兴企业金融需求,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经验优势,积极推动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逐渐实现了对小微企业提供集融资、结算、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二是在完善服务体系上,九华农商行设立了小企业服务部,专营小企业贷款,同时,强化贷款审批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制,提高办贷效率。三是搭建“96669贷款直通车”服务平台,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地办理信贷业务申请,并通过短信通知方式及时获悉申请受理与否、贷款办理流程进度等情况。四是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一律不收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管理费等,免收小微企业账户管理费、网银开户费和转账汇款费,并根据风险抵补能力,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切实减轻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
3.探索产品创新,铸就绿色服务。九华农商行根据池州绿色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使绿色信贷产品外延不断拓展。一是紧紧依托池州“旅游强市”战略,做优旅游信贷品牌,先后推出了商标权质押贷款、景区经营权、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等多种金融创新产品。如,推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为九华天池风景区发展投放895万元资金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出收费权质押贷款与担保公司合作贷款方式向池州市第八中学等院校发放1700万元贷款用于解决资金需求。二是创新开办仓单质押贷款、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贷款等符合绿色企业发展的新型信贷品种,如针对辖区秋江产棉基地,该行累计向秋江棉业公司发放仓单质押贷款达5亿元,带动了这些龙头企业带动周边棉农致富,有力提升了九华农商行服务“三农”的水平。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仓单质押贷款达9亿元,为解决辖区企业难贷款的课题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三是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银团贷款模式。对于池州市内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该行积极采取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并探索和完善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例如,牵头全省12家农村金融机构向九华山大愿文化园项目建设发放1.5亿元银团贷款。
三、存在的困难
1.绿色信贷创新产品较少。绿色项目大都与低碳经济有密切联系,作为不断崛起的新兴产业,产品创新步伐无法跟进绿色产业的发展,现有的产品未能较好地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有些环保企业投资周期较长,未能在短期内产生可观的收益,中小金融机构无力支持绿色企业发展。
2.绿色信贷机制不健全。缺乏具备一定环保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实际操作中,制约了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同时,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对节能环保企业等新兴领域和企业,没有特色化、差异化的激励服务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企业的快速发展。
3. 未建立起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目前,银行、环保部门及监管部门未能建立起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银行未能全面掌握资源节约、环保达标等绿色信贷指标信息,银行、环保部门及相关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绿色信贷机制的运行和发展。
四、加快发展绿色信贷的对策
1.以绿色信贷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经营转型。逐步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全面实施绿色信贷战略,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授信机制、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加快对信贷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等方面的转型,信贷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务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2.健全绿色信贷运行机制。一方面是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与环保、银监部门沟通协调,健全信息共享平台,为银行提供更完善的企业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是建立绿色企业激励机制,政府部门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为银行分担风险,提升绿色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探索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绿色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最后是进一步完善环保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及时发布企业环境违法信息,为银行审贷评贷提供支持。
3.加快推进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一方面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探索围绕池州市生态建设,支持茶叶、棉花、生态养殖等多领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农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原有的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适合新型农业发展的绿色信贷产品。另一方面,针对科技含量高的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积极探索突破思维局限,在地方法人银行研发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寻找绿色信贷支持池州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更多消息见安徽农金网


(责任编辑:www.ahnxs.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C) 2012-2014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1-66553211 Power by DedeCms
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网为您发布安徽农金安徽银行招聘最新资讯!
备案号:苏ICP备12010115号-1
展开

安徽农村信用社

  • 在线咨询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客服001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客服002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客服002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客服003
手机拍摄二维码或添加"ahnxs_"获得最新资讯和复习资料 QQ群874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