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农商银行:匠心呵护三十载 野草变“黄金”
盛夏时节,青阳县酉华镇乐元村的千亩黄精基地里,翠浪翻涌,生机盎然。62岁的吴振东俯身轻拨泥土,只见肥厚的黄精根茎上,金丝般的纹路缠绕其间。“若没有农商行三十年如一日的陪伴,这‘北参南精’或许至今仍只是山野间的一株野草。”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振东说。
乐元村是吴振东的故乡。受地理条件限制,这里并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作物种植,却为黄精等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产出的黄精多糖含量高、品质上乘。因此,当地村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黄精的传统,吴振东家也不例外。“小时候,我就看着家里长辈上山挖黄精、种黄精,再将制成的黄精产品挑到九华山上售卖。”吴振东回忆道。
20世纪80年代,他在老家开荒种地,开启了九华黄精等中药材的种植与贸易之路。然而每到收购季,自己因资金短缺无力收购而焦愁。直到有一天,背着竹篓四处收购药材的吴振东,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酉华信用社的木门,并成功获得了第一笔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那几百元贷款,让我看到了创业的希望。”吴振东感慨地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春风拂遍皖南山区,吴振东的药材生意迎来了质的飞跃。1996年,他创办了九华山中药材贸易行。信用社也适时加大了支持力度,贷款额度从千元提升至万元,助力他在石台、东至等县增设收购点,进一步拓展了业务版图。
在多年走南闯北的市场闯荡中,吴振东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洞察到了九华黄精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仅靠老百姓上山挖或零散种植,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吴振东深知,要想让九华黄精产业做大做强,只有走规模化、标准化这条路。
2010年深秋,一份220万元的贷款合同摆在了吴振东面前。这是青阳农合行(农商行前身)为支持他产业升级而提供的关键助力。三个月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吴振东开启了从药材收购、销售向九华黄精繁育、技术研发、食品生产与加工的全产业链转型之路。
2013年,当吴振东决心攻克种苗瓶颈时,青阳农商银行再次伸出援手,给予1000万元授信支持研发。这笔资金帮助他在乐元村流转林地,打造了1000余亩栽培育种试验基地,采用仿野生原生态种植方式培育九华黄精。同年,该基地被省药监局授予“安徽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称号。同时,公司还创新实施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上百名村民就业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随着青阳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九华黄精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2015年,九华黄精成功跻身安徽“十大皖药”行列。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吴振东意识到必须走品牌化、科技化发展之路。在农商行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获得3300万元信贷资金,2018年信贷支持增加到3800万元并延续至今。在此期间,企业与安徽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实验室,成功培育出九华黄精1号、2号、3号新品种,并获得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证书。同时,还带动全县200多户村民种植九华黄精等中药材7000余亩,有效保证了九华黄精的市场供应和优良品质。
近年来,九华黄精更是屡获殊荣,先后荣获“国家森林生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称号,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如今,走进吴振东的九华黄精体验馆,外地游客正在了解九华黄精文化;现代化生产车间内,鲜黄精经多道工序变身黄精蜜饯、黄精丸、黄精口服液等多种产品;办公楼内,电商主播正在各大平台直播带货……
“三十多年来,九华黄精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青阳农商银行的一路支持与相伴成长。”吴振东深情地说。
眼下,吴振东投资的九华黄精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预计明年建成第一期,我们正谋划将九华黄精产业链向保健品、化妆品乃至药品领域延伸,届时将带动新就业100人,这还需要农商银行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原标题:青阳农商银行:匠心呵护三十载 野草变“黄金”
文章来源:https://www.ahrcu.com/anhuinongxin/xwzx/yxcz/2025072115324582322/index.shtml
(责任编辑:liuti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