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法律知识练习题(17)
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灭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
答案:D
解析:A项,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毁灭”是指使司法机关无法获得证据的行为。帮助隐匿证据同样会起到这种效果,所以“毁灭”应扩大解释为包括隐匿。帮助“伪造证据”包括变造证据。这都是扩大解释。
BC项,窝藏罪的窝藏行为,是指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及其他帮助其逃匿的行为。窝藏行为的根本特征是帮助犯罪人逃匿,妨害司法机关发现犯罪人。易考的窝藏行为有:例1,向犯罪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例2,向犯罪人提供化妆的用具、虚假身份。例3,将犯罪人弄昏迷后,将其送至外地,逃避警方追捕。例4,劝诱、迫使犯罪人逃匿。行为人劝诱犯罪人逃匿但犯罪人并不逃匿的,因为劝诱行为没有产生妨害司法的危险,故不成立窝藏罪。
D项,甲是本犯,是当事人。当事人教唆他人为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因缺乏期待可能性,不构成犯罪。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liuti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