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农村商业银行招聘信息网!
安徽农村商业银行招聘信息网
2024届安徽地区银行暑期实习生招聘公告汇总
当前位置: 安徽农村商业银行招聘信息网 > 安徽农金 > 正文

新常态下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实践与路径探析——以蒙城农商银行为例

时间:2023-06-20来源:未知 点击:
  新常态下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实践与路径探析——以蒙城农商银行为例
  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能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以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既是做好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文章,又是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传统金融服务多以产品为中心,产品设计好后,再寻找合适的服务对象,数字普惠金融并不是简单地将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相叠,相比于传统金融服务,更加追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为客户进行精准画像,通过在数字化转型上谋创新、求突破、提质效,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有效连接市场需求和服务供给,进而为客户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服务实体经济、助企纾困解难、搭建金融服务场景等方面提供更精准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一、聚焦县域普惠金融,践行数字化发展之路
  作为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机构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近年来,蒙城农商银行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面对数字化时代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和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更新的大趋势,始终以“线上银行、数字银行、智慧银行、普惠银行”四个银行转型为目标,坚持“做小、做实、做精、做散”的经营发展理念,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力创新,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不断借助数字化技术拓宽服务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和服务成本,持续为县域广大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灌注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进而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度、覆盖面、便捷性,走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至2023年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63.05亿元,较年初增加25.34亿元,增幅10.66%;各项贷款余额184亿元,较年初增加12.99亿元,增幅7.6%;存、贷款县域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0.38%、26.98%,均位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
  同时,该行结合县域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增量扩面工作,至5月末,实现辖内行政村整村授信签约率100%,农户信息采集率80%,已采集农户授信率50%;向全县22.7万户A级及以上的信用主体,累计授信12.76万户、金额159.5亿元,授信率56.2%。2022年度,相继被省联社授予电子银行十佳先进单位,被市、县各级政府授予亳州税收贡献10强、蒙城县效能考核优秀单位、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建引领驱动力,布局数字金融“路线图”。自改制以来,行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从优化和提升自身的业务发展和管理质效两方面着手,通过党建引领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一是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推广上线了“通达OA”线上办公系统,实现用印申请、会议审批、考勤、事务处理等30余项高频事务的“无接触”运转,并建设应用延伸至33家一级支行的视频会议系统,同时强化移动办公平台、移动信贷等移动应用推广,可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办公,突破业务办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做到管理效能的提升,实现了管理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以县域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契机,做强金融科技支撑,积极打造三个系统,发挥金融科技牵引赋能作用,打造“马上贷”线上平台系统,并与毫州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皖事通APP 精准对接、互联互通,实现批量获客、在线申请、自动审批。同时打造客户精准营销系统,整合政府大数据和行内历史数据,有效利用数据资源,为客户精准画像和量身定制授信,为营销人员配置205台移动PAD,借助移动办公设备,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为县域信用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提升利率定价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贷款利率定价系统,改变传统的单一产品统一定价模式,实现逐户差异化、科学化定价,着力降低客户综合融资成本。至5月末,个人利率定价系统累计受理业务5926笔,受理申请金额8.89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业务优势,根据县域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平台对接建设方案,紧密联系省联社和第三方公司,充分发挥队伍优势和科技力量,与县财政局合作,独家斥资32.76万元搭建“三资”平台系统,为17个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开立账户281个,累计归集农村集体“三资”资金3.9亿元,实现无纸质全线上账务处理,真正以金融科技赋能助力财务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二)下好系统开发先手棋,跑出普惠金融“加速度”。近年来,该行积极顺应金融科技潮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转型发展理念,全力聚焦科技赋能和创新应用,建设高效、便捷、特色的全流程智能化应用系统,为全行数字化金融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探索上线零售“信贷工厂”系统。为构建标准化、专业化、批量化、智能化的信贷管理模式,该行于2021年2月引入信贷工厂理念,同年7月正式将平台成功上线,“信贷工厂”线上审批系统,综合应用政务数据、行内数据、党建平台、征信等数据,充分依托大数据分析理论,提炼各类零售信贷业务的共性与特性,再造信贷业务流程,建立包含贷款申请、贷款调查、贷中审批、利率定价、贷后预警与催收的各类标准化评分、规则、策略模型,大大解决了贷款办理时间长、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目前信贷工厂系统已上线商家乐、商e贷、市民e贷和巾帼e贷四个产品,至5月末,信贷工厂平台累计授信贷款3701户,授信金额16.53亿元。
  二是搭建系统平台提升获客渠道。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获客造成的冲击,在2023年初,该行运用金融科技,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微信获客渠道——“金农?马上贷”系统,通过前期需求采集、需求分析、开发等多个环节的磨合与确认,该平台已于2023年2月28日正式上线,实现客户从微信小程序申请贷款,系统自动分配至客户经理工作台;通过微信小程序向客户推送合同到期信息和客户经理变更信息;实现系统监测和统计每笔贷款申请的流程进度,并对超时业务进行提醒。目前,该平台累计受理贷款申请4541笔,金额12.98亿元。
  三是系统平台助力业务提质增效。该行以成立的大数据应用项目组为依托,以信贷工厂建设为主线,聚焦全行业务发展需求,相继开发不动户管理系统、农户信息清单库、村级三资平台、招投标保证金管理和惠农补贴代发前置平台等多套系统,实现了不动户的账务管理和销户统计、整村授信活动中信息采集的批量导入等功能应用,同时加快推动了政务数据管理平台迁移、普惠型小微贷款治理等相关工作进度,极大提升了全行科技赋能效能转化。
  (三)聚焦数据运用压舱石,构建场景金融“生态圈”。
  一是数字化转型助力打造民生服务新生态。近年来,该行围绕医疗民生领域,加快完善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在前期上线卫银直联系统特色业务系统基础上,以科技赋能、金融加持的方式,将更多的优质金融服务“嵌”进医疗场景中,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相继开发上线蒙城二院、中医院银医通等系统,积极运用“科技+金融+医疗”思维模式,以医院智能管理系统为基础,在医院管理系统嵌入收费扫码盒实现收款实时缴费,引导收款方式从现金向扫码支付转变,客户通过可以通过银医通自助渠道实现挂号缴费、账单查询、检验报告打印等功能,既缓解医院窗口排队现象,又提升了客户就医体验,极大地提升群众就医手续办理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进一步丰富了群众金融服务的场景,真正实现让就医更“智慧”,也让金融服务更贴心。至5末,银医通系统累计缴费笔数142.28万笔,缴费金额10.67亿元,自助机累计挂号25.19万笔,中医院、二院账户吸收活期存款1.03亿元。
  二是“数字金融”平台促使金融普惠“活起来”。该行紧跟省联社数字化金融建设步伐,积极发挥“金农云智”平台作用,不断提升信e付产品覆盖面和使用率,相继策划“幸运大抽奖,“月”扫越有礼”信e付商户幸运大抽奖、“加油满减”等活动,目前,通过“金农云智”平台开展5期金农信e付幸运大抽奖活动,累计发展聚合收单商户28057户,新发展聚合收单商户2711户,参与商户接近12543户,信e付商户绑定活期存款8.64亿元,同时带动客户通过“金农云店”申请办理信e贷、农e贷及其他业务6546笔,拓宽了营销渠道,提升线上业务的综合营销能力,商户参与度和活跃度实现了极大提高。通过打造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金融科技服务体系,为线上营销、线下抽奖等活动提供有力的后台数据支撑,在“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上,用更加智能感知与决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优的金融体验,促使金融普惠“活起来”。
  (四)把牢线上线下定盘星,延伸金融服务“新触角”。近年来,该行不断强化“考核引导、联动营销、服务跟踪”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坚决扛牢“金融为民”的政治责任,以市场所需、民生所向为切入点,有效搭建“物理网点+电子渠道+金农信e家、流动银行+互联网平台”的“线上+线下”便民金融服务网络。
  一是优化线下服务网络,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为全面提升物理网点服务水平,该行将网点渠道建设列入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加强网点布局优化及调整,进一步落实“标准化、人性化、智能化”理念,以构建布局科学化、服务专业化、功能差异化的物理渠道体系为目标,不断优化网点布局、科学整合现有网点资源,成功建立了覆盖面广、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物理网点金融服务渠道。充分发挥45个网点、94家金农信e家等物理渠道优势,实现275个行政村全覆盖。同时,进一步优化“三农”地区网点功能,优先布放ATM、CRS等自助服务机具;建立驻村金融辅导员、金融服务小分队、流动银行等队伍,加大驻点服务、上门服务和移动服务力度,进一步有效提升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便捷度,彻底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
  二是完善线上渠道功能,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该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地域化、乡土化、亲民化”方式提升电子银行产品县域知晓度、覆盖面和使用率。按照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承担社会和政府责任,大力推广第三代社保卡渠道,先后购置45台社保卡制卡机,辖内网点实现全覆盖,今年新增三代社保卡14.02万张,累计达到43.69万张,占县域人口的39.72%。同时,该行借助移动支付业务盛行之势,秉承先行先进、快行快进的营销理念,针对手机银行、信e付等产品,迅速制定推广方案,通过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合作、减免手续费、优化业务流程等举措,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构建了物理网点在镇,服务延伸到村,移动金融入户的金融服务体系。至5月末,电子银行业务总交易笔数1554.60万笔,交易替代率达98.74%;累计开通手机银行50.21万户,手机银行绑定活期存款162.82亿元。
  三是智能化升级提速,打造金融服务新模式。按照“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做实做透”的整体要求,加快网点智能柜员机布放,目前全辖30个网点布放了智能柜员机布,网点覆盖率达到67%,一方面,智能化建设带动业务流程优化、服务内涵优化、人力资源优化,实现传统柜台精简、柜员转岗,有效增强了网点营销力量,另一方面,服务人员进一步走出柜台,为客户提供“一对一”零距离的贴心服务,客户参与到业务办理过程中,体验度大幅提升。至5月末,该行智能柜员机共受理业务500107笔,业务替代率30.45%,高于全省7.94个百分点。
  二、“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外部竞争激烈,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一方面国有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重心下沉,利用资金、科技及多元化服务优势打入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市场;另一方面,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网商银行,依托移动互联网和线上化运营手段,依靠特有的数据、模型、算法优势,吸引了一批长尾客群,由于县域金融资源的局限性,数字化转型快、技术成熟的国有银行及互联网银行正逐步分食农商银行市场份额,使农商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双重挤压。
  (二)过度依赖第三方,造成“水土不服”。农商行受制于规模小、科技、人才储备薄弱、总利润较低等现实因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借助第三方科技公司,但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投入成本高、见效慢、易反复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第三方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面对大部分客户的通用需求往往反应快、部署快,主动性也强。但在面对个性化需求时,受制于可重复销售性低的现实情况,往往精力分配不多,积极性不高,要求增加开发成本。二是农商银行自身金融科技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在合作转型过程中的主导能力,容易丧失对业务控制的主动权,逐渐失去获客、数据、业务、风控、技术的自主性,形成了“不掌握核心科技”的被动局面。三是随着双方合作出现的瓶颈问题,甚至可能更换第三方公司的情况,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推倒重来的窘迫局面。
  (三)科技人才匮乏,创新“动力不足”。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部分人员和部门把数字化转型简单理解为科技部门的事情,理解为系统升级,具体表现是科技和业务脱节,缺乏既懂科技、又懂业务的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更缺少研发金融产品的专业化团队;县域农商行对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吸引力,直接引进人才难度较大;自身科技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在金融科技应用上多处于“跟随”层面,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群体个性化需求。
  三、对农商银行下一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继续紧跟省联社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发挥“决策链条短、业务灵活度高、贴近基层”的传统优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引领”为主线,积极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和自身转型升级出发,从强化顶层设计、数字化产品创新、数据治理、科技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升数字化综合运用水平,积极探索适应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目标路径。一是该行在《三年发展战略规划(2023-2025)》中,明确将数字化转型规划作为全行重点发展战略,通过树立数字化转型理念、提升数据治理和分析能力及创新大数据运营等举措,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目标实施落地。二是积极出台了《2023-2025年信息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以满足业务发展战略要求为目标,全面优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环境,提高信息科技自主可控和创新水平,强化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助力向数字化银行目标迈进。三是成立数字化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组建跨部门、跨条线的工作团队机制,负责需求统筹、产品创新和反馈协调,切实增强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和产品服务开发的能力。
  (二)深化数字赋能,创新产品运用。一是依托省联社“大平台”,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渠道的开放程度,针对县域学校、物业、交通等行业特点,深化跨界合作,丰富业务场景应用,联手打造县域居民“衣食住行”消费金融生态圈。二是以前台业务营销需求为牵引,深挖客户需求,结合微信获客便利,不断优化线上“马上贷”产品模型便利度、快捷性和精准度,加快转换零售金融风控的思维模式,逐步摆脱过度依赖客户财务、流水、收入等信息的传统做法,依托全场景、全方位互联网应用所沉淀的“高频、高维、高可信”行为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实现对长尾客户的主动、精准授信服务。三是推进精准营销平台建设,在已有数据基础上积极引入外部数据,形成360度客户视图,赋能营销和风控,实现对客户经理推荐办理、打卡走访,总行后台实时监督的精准营销管理。
  (三)加强数据治理,夯实数据基础。一是结合当前数据治理工作,统一规划制定全行数据管理制度,利用线下优势,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全面采集完善客户基本信息、资产状况、投资情况、本行及同业金融渗透等相关信息,并构建客户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防护体系。二是在现有平台数据基础上,积极加强政务合作,引入工商、税务、法院、社保等多种来源数据,建立相对完整、动态性、标准化的数据库。三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理念,有计划的对项目组成员开展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等各类培训,加强与先进同业、高效、科技公司的合作,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
  (四)聚焦科技兴行,激发转型活力。一是在“科技兴行”的战略背景下,积极寻求省联社有关部门支持,加大与地方政务数据的对接应用和更新完善,通过向省联社科技部门选派专人跟班学习、项目参与等形式,推动组建高规格项目组。二是加强全员在数字信贷、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学习与思考,引导全员树立数字金融思维,不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全方位激发员工创新业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学习和借鉴江浙沪等同业先进经验,强化在产品创新、系统搭建等多方面的应用,做好金融产品的融合升级,着力提高金融综合服务质效,真正使金融科技成为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支撑力。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下一步,蒙城农商银行将紧抓“抓发展、控风险、严纪律、树品牌”的工作方向,以“依法治行”为统领,积极依托省联社科技“大平台”,紧贴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紧跟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积极参与省联社数字化金融创新项目建设、试点和运用,不断升级服务渠道、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深化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激活县域金融服务场景,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经营持续稳定发展,持续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支持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情怀、益大众、服水土、聚人气”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liutingting)

    ------分隔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C) 2012-2019 南京玖石智云科技培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551-63369521
    安徽农村商业银行招聘信息网为您发布安徽农金安徽银行招聘最新资讯!
    备案号:苏ICP备13007704号-5  技术支持:软月互动
    展开

    安徽农村信用社

    • 在线咨询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秦老师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李老师
    • 安徽农信社招聘考试网葛老师
    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获得最新资讯和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