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法律知识考点练习(10)
甲公司有一清洁工乙年龄逾60岁,工作期间受伤,甲公司以其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为由拒绝赔偿,乙诉至法院请求赔偿误工费。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法律未规定关于超过退休年龄给误工费,但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和立法精神,应当对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人员给予保护,并且关爱老人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支持了乙的诉求。法院的判决运用了下列哪些法律解释方法?
A.体系解释
B.历史解释
C.比较解释
D.目的解释
答案:AD
解析:本题是对法理学中传统重点法律解释问题的专项考查,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对不同法律解释方法的判断标准有准确地把握。从做题应用上讲,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的判断标准如下:文义解释(根据字面意思);体系解释(根据联系其他法条,综合多个规定);主观目的解释(根据根据立法资料,分析立法意图);历史解释(根据参考过去的背景、法律和做法);比较解释(根据参考国外的判例、理论、规定);客观目的解释(根据结合当前社会的客观发展需要,往往用以处理新型案件(非传统案件),最大程度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主流价值))。
根据上述判断标准,法官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多项规定,体现了体系解释方法的运用,A选项正确。后续对于此判决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现了顺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客观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D选项正确。本案法官在判决中,并未参考过去的背景、法律和做法,也并未涉及“国外”资料的运用,因此并未运用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B、C选项错误。部分同学可能会纠结本案中法官到底是用了主观目的解释还是客观目的解释(尽管这种纠结不影响本题的作答),老马认为此处的主观目的解释也可以成立,题干中“立法精神”可以理解为就是立法者的立法目的,所以主观目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
综上,本题答案为AD。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liuti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