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言语理解练习题(22)
真正的通俗应该是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把读者当成不动脑筋或不会动脑筋的人,试图通过一种畸形简化的充满玩笑和俏皮话的形式,把某一种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读者连咀嚼都用不着,只要囫囵吞下去就行了的做法,是十足的庸俗之举。
最适于作上述语段标题的是:
A.通俗有赖于读者思考
B.囫囵吞枣不是通俗化
C.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
D.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对真正的通俗进行了具体说明,然后说明以畸形简化的充满玩笑的方式将现成学说提供给读者的做法不是通俗,是庸俗。综合可知文段意在说明通俗与庸俗是不相同的。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文段强调的是通俗应该能启发读者思考,而非通俗需要依赖读者思考,A项表述错误。C项,“大众化”文段未涉及,排除。B项有一定迷惑性,首先文中的“囫囵吞下去”只是作者阐述“庸俗”时对现象的描述,落脚点是“庸俗”;其次从主体的不一致也可判断B项错误,“囫囵吞枣”的主体是读者,而文段中“通俗化”“庸俗化”评价的都是着书者或图书。故本题选D。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liutingting)